註[1]及相片來源:
Out of Africa! The Beijing Swift’s Incredible Journey Charted At Last
http://birdingbeijing.com/2015/0 ... ey-charted-at-last/
北京褐雨燕遷徙1.6萬英里 全程不著陸
中國日報愛新聞iNews (29-05-2015)
http://translate.chinadaily.com.cn/article-309536-1.html
導讀:一項新調查揭露了一直不為所知的褐雨燕遷徙路線。雨燕在離開巢穴後,共有三年時間在空中度過。
一項新調查揭露了一直不為所知的褐雨燕遷徙路線。雨燕在離開巢穴後,共有三年時間在空中度過。
出生於北京故宮的褐雨燕(swifts)(註:根據研究機構資料[1],雨燕品種的名稱應為 Apus apus pekinensis,即「樓燕」北京亞種)每年飛行1.6萬英里到達南非,途中並未著陸,返程亦是如此,其一生飛行路程記錄可達至月球的一半路程。
新調查顯示,這些鳥兒在首次離巢後,一切活動均在空中進行,包括捕食,飲水,在翅膀上交配,飛行時間長達三年。
只有在訓練幼鳥時才會著陸,飛行1.6萬英里到達冬季棲息地,返程亦是如此。平均飛行路程約12.4萬英里。
北京觀鳥會(Birding Beijing)創始人特裡•湯曾德(Terry Townshend)稱,「這種小型鳥類——人類手掌便可容納——每年不著陸地往返於北京與南非,精神值得人類敬畏,同時也證明瞭自然界是最偉大的啟發者。」
幾百年來,這些鳥成了北京的常客,築巢於警衛室及宮殿屋簷。它們與這座城市關係緊密,其中一個亞種便沿用其古英語名字:北京褐雨燕或樓燕北京亞種(Apus apus pekinensis)。
然而,過去三十年間,築巢北京的褐雨燕數量減半,自然資源保護者正努力探索其更多生活習性。由於其多數在空中誕生,研究者很難對其進行研究,此外,雖然它們冬夏兩季棲息地已廣為人知,但在本次調查前,它們的遷徙路線仍是一個巨大的謎。
2014年,中國、英國、瑞典及比利時的科學家和愛鳥者組成一支團隊,合力於故宮頤和園八方亭捕獲了31只雨燕,並在其身上佩戴微型光敏地理定位器,然後將其放飛,進行一年一度的遷徙。
褐雨燕十分認巢,因此,今年,調查團隊得以成功誘捕同一閣上超1/3的鳥兒,檢索其飛行資料。資料顯示,褐雨燕於2014年7月開始遷徙,向北穿過蒙古國 (Mongolia),接著飛越伊朗(Iran)前往非洲,到達納米比亞(Namibia)及西開普(the Western Cape)越冬。
2月開始漫長返程,飛行速度極快——據記錄,褐雨燕速度已破110km/h。
中國觀鳥協會會長付建平表示,「雨燕在北京人心中有特殊意義,傍晚時分,在許多主要地標處附近,雨燕一鳴而起,已經成了北京夏天最迷人的一道風景線。」
「多年來,我們在七月末揮手告別這些雨燕,卻不知它們將前往何處,多虧這項調查,現在我們終於知道了。」
-----------------------------------------
雨燕的二萬六千里長征
頭條 - 穿越中國 - I Cross China (29-05-2015)
http://www.chinafeatures.com/tt/201505/t20150529_13683.html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 大多數中國兒童都會唱這首兒歌,可是「燕子究竟飛去哪裡?」 似乎沒有人知道答案。
但現在不同了。至少對北京雨燕來說。中外鳥類學家和觀鳥愛好者經過一年的研究發現,每年夏天棲息於頤和園的北京雨燕,南下飛越1.3萬公里,最遠到達非洲過冬。
兒歌中的「小燕子」,實則與雨燕的親緣關係很遠。很多觀鳥者認為,從動物學角度看,「小燕子」屬於家燕,雀形目,而「北京雨燕」則是雨燕目的亞種。兩種鳥雖然有相似的行為,比如都會在下雨前低飛,但是家燕的過冬地大多是在中國南方、東南亞、澳洲、印度、非洲等地。
科學家們去年5月在頤和園給31只雨燕佩戴了光敏地理定位器 (geolocator)。這個定位器根據光照、溫度來記錄雨燕的飛行軌跡。雨燕回收後,人們可以通過特殊的軟體讀取定位器存儲的資訊並由此分析遷徙路線。
5月24日,從早上2:30開始,40多位觀鳥愛好者,鳥類學家,在外國專家的幫助下,開始在頤和園的八方庭佈置網場,五個小時裡,他們撲獲了130只雨燕,其中13只是去年5月佩戴的定位器。
通過分析定位器資料,專家們發現北京雨燕2014年7月23日離開北京,向西南飛過內蒙古,越過天山山脈和紅海,於10月27日到達南非納米比亞越冬,並於今年2月2日返程飛往北京。
「在中國和非洲之間遷徙的鳥種並不多見。」瑞典隆德大學動物運動調查中心教授蘇珊•埃克森說:「這表明具有超強飛行能力的雨燕擁有非常遼闊的生存區域。」
1870年,一名英國科學家首次在北京發現雨燕標本,並將這種翅膀狹長、酷似鐮刀的鳥種命名為「北京雨燕」。
鳥類學家認為,北京雨燕具有超強的飛行能力:飛行速度最快可達每小時110公里;飛行高度可以超過5700米。雨燕不僅飛行距離遠,而且他們大部分時間在空中度過,可以在飛行中餵食、飲水、交配、睡覺,只有繁殖時才需要著陸。
「雨燕的平均壽命是7歲。 如此算來,一隻雨燕一生的遷徙距離將超過18.2 萬公里,相當於地球到月球距離的一半,」 來自英國的唐瑞•湯申德說。他已經在北京觀鳥4年,並成立了北京觀鳥」志願者團隊。
「雨燕很少著陸,而且飛行速度很快,因此人們對它的研究很不容易,還存在很多未知。」
即便如此,「雨燕對北京人來說有特殊的感情,」 59歲的中國觀鳥協會會長付建平說。
這位民間觀鳥志願者團隊的負責人,依然記得20年前在乘坐公車時,看見幾百隻雨燕盤旋在前門城樓上的場景。
雨燕和人的關係尤為密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正旺說,在古時人們就開始研究雨燕,並通過觀察它的行為來預報天氣變化。「比如有暴風雨來臨時,雨燕會明顯降低飛行高度,」他說。
據鳥類學家觀察,北京雨燕大多棲息于皇家園林裡那些高大古建築的屋簷下。每年4月中旬到7月,人們常常可以在故宮、雍和宮、頤和園以及北京的城門樓上找到雨燕的蹤跡。
「它們是夏季古都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然而鳥類學家注意到,雨燕的數量在近30年急劇減少。
1990年代,有政協委員在兩會上遞交要保護北京雨燕的提案。之後,北京林業部門邀請張正旺主持了一次有關北京城區雨燕的調查。從2000年到2002年,他的團隊發現雨燕數量只有3000只,比60、70年代大幅減少。
張正旺認為,雨燕繁殖地減少是主要原因。隨著城市擴建,北京的城門樓所剩無幾,取而代之的是外表光鮮的摩天大樓。此外,很多公園為了防止鳥類糞便侵蝕古建築,紛紛在屋簷下架起「防雀網」,這也阻擋了雨燕在屋簷下築巢。
儘管沒有最新的官方資料表明雨燕的數量變化,但鳥類學家認為,繁殖地的環境惡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等因素都會造成雨燕數量進一步減少。
中國觀鳥會從2007年開始在頤和園進行雨燕環志調查。付建平說,環志工作主要是在雨燕腳上佩戴金屬環,以此作為調查雨燕的「身份證」。每年回收到的資訊包括雨燕的生存時間、回巢率等,但無法瞭解他們的越冬地和遷徙路線。
在新技術的幫助下,謎底終於揭開。唐瑞認為發現遷徙路線對於找到雨燕減少的原因有幫助,從而更有利於人們去保護雨燕。
關注雨燕也是為了人類自己。「鳥是食物鏈上重要的一環,一種鳥的減少意味著生態環境的平衡被打破了,那麼人類的生存環境也有可能受到威脅,」 付建平說。
她注意到,不少現代建築物有模仿古代屋簷的設計,有時也可以看到雨燕在上面盤旋。
「建議我們的建築師在設計時,能夠為鳥類的生存多留一些空間,」付建平說。
[
Last edited by ssrg at 1/06/2015 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