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Print

Recent RC decisions

(中文簡譯)
以下為紀錄委員會於近兩次會議所作出的決定:

2010年9月28日的會議
委員會重新審核四種B類(純藍鶲、灰頸鵐、灰頭椋鳥及藍喉藍鶲)及兩種E類(灰斑鳩及灰喜鵲)的紀錄。
純藍鶲1991年4月6日在大埔滘的紀錄﹣根據其他相近鶲類的分佈及出沒狀況來看,委員會認為純藍鶲在香港自然出現的機會不大,尤其是單隻在春季出現。故此這項舊紀錄被列為逃逸的野化個體,而這品種亦被納入為第3類(即舊編制的E類)。
灰頸鵐1990年3月17日在米埔的紀錄﹣灰頸鵐的唯一舊紀錄亦因類似的理據而被認為是逃逸的野化個體,而此品種亦因而納入為第III類(等同舊編制的E類)。
藍喉藍鶲 ﹣此鳥種根據《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cal Congress (IOC)》已被分為兩種,而在香港出現的品種被鑑定為中華仙鶲,並代替了香港鳥類名錄中的藍喉藍鶲。我們將進一步審核相關紀錄以確認兩者在香港的出沒情況。
灰斑鳩及喜鵲 ﹣兩者皆在香港建立了穩定的群落,因而納入新鳥類名錄的IIB類。
以下品種須重新審核以確認牠們在香港的出現狀況:紅胸鶲鶯、純尾鶯、灰冠鶲鶯、山麻雀

2011年1月26日的會議
委員會審核了四種新種,包括藍胸佛法僧、豆雁(暫譯)、短嘴豆雁(暫譯)及褐頭鵐。
藍胸佛法僧2010年10月5日﹣委員會一致通過將藍胸佛法僧納入為香港鳥類名錄第I類,並確認該個體為初次度冬幼鳥。
豆雁/短嘴豆雁於2009年1月1日及2010年11月3日的紀錄
根據《IOC》豆雁已分為兩個品種。其主要的辨別特徵如下:
短嘴豆雁 (Tundra Bean Goose Anser serrirostris)
﹣短而粗的頸
﹣頭部比例較大
﹣頭部輪廓有“起角”的感覺
﹣短而銳的喙部
﹣頭與喙部成明顯的角度
豆雁 (Taiga Bean Goose Anser fabalis)
﹣頸較長
﹣頭部比例較平均
﹣頭部輪廓較少有“起角”的感覺
﹣喙部修長
﹣頭及喙部之間的夾角較鈍
﹣外形如天鵝
2009年1月1日的紀錄﹣基於以上特徵,是項紀錄確認為短嘴豆雁,並順理成章被納入為香港鳥類名錄中的第I類。
2011年11月3日的紀錄﹣是項紀錄包含4隻個體,最早的紀錄在2010年10月30日。但當時未能確認品種。從2010年11月13日的四個個體中,兩隻被辨認為豆雁,一隻為短嘴豆雁,另一隻則未能確認。委員會一致接納豆雁為香港鳥類名錄第I類。
褐頭鵐2010年12月23日於塱原及12月27日於林村的紀錄﹣兩項紀錄皆確認為褐頭鵐。塱原的一隻被辨認為首次度冬幼鳥,而林村的那隻則被辨認為成鳥。委員會認為以上紀錄有逃逸的可能性,故將此品種納入為鳥類名錄的第III類。12月23日紀錄中的個體尾部有不規則的磨損,經投票後委員會同意列為第III類。2010年12月27日紀錄中的個體的羽毛完整,但其出沒的季節月份與相近品種黑頭鵐不同。委員會認為從西方來的迷鳥在冬季自然出現的可能性不大。此外該個體較馴良,似曾經被飼養。經投票表決後委員會最後將此品種納入鳥類名錄第III類。
加入三個新品種後,香港鳥類名錄現時的數目為505種,正式數目將會稍後公佈。

TOP

Th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