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鳥會 國際鳥盟
黃胸鵐及遷徙陸鳥保護國際研討會
拯救「禾花雀」 各地專家商討對策
新聞稿
2016年11月4日
「黃胸鵐的數量已出現災難性的劇減,1980至2013年間數量下跌84%,分布範圍更縮減5,000公里,
作為一種數量龐大及分布廣泛的鳥種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滅絶的危機已迫在眉睫。」德國明斯特大學的
研究員Dr. Johannes Kamp再次警告我們。
今年秋天,正值「禾花雀」南遷到廣東的季節,來自德國、俄羅斯、蒙古、日本、韓國、越南、柬埔寨、
泰國、緬甸、內地及香港的專家齊集廣州,於11月2至4日參加由中山大學和國際鳥盟主辦的「黃胸鵐及
遷徙陸鳥保護」國際研討會,藉此交換黃胸鵐最新的資料,並著手制訂一份「國際黃胸鵐保護行動計劃」,
期望從研究、保護及宣傳教育三個範疇保育這個瀕危鳥種。
會議上,包括繁殖地及度冬地的地區報告中,均顯示黃胸鵐已處於非常危急的關頭。日本北海道70年代
有52個繁殖地,90年代後期已減至15個,現時更只剩下1個。俄羅斯貝加爾湖的環誌站八十年代曾環誌
超過1萬隻黃胸鵐,但近年環誌數量不足10隻。過去,由於數量多及分佈廣,內地一向都沒有進行類似
的調查,但根據近年各地區的觀察數據,內地黃胸鵐的數量下降幅度也應該很大。
會議結束後,與會各方共同呼籲各國應盡快加強調查研究合作,了解黃胸鵐的遷徙路線以確保有效地進
行保育工作,各地也應尋找及公布偷獵熱點加強執法工作。
遷徙物種公約的Mr. Borja Heredia在會上表示,由於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捕獵很嚴重,他建議亞洲
地區應仿傚地中海區域設立一個打擊偷獵小組以遏止非法捕獵。日本及俄羅斯亦將會共同合作拯救北海道
殘存的黃胸鵐。國際鳥盟的陳承彦補充,經中國政府修訂後將於明年生效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更會明令禁止
消費野生動物,進食受保護野生動物變為非法行為,這對保護黃胸鵐會起一個積極作用,也可以讓亞洲其
他國家效法。而位於香港塱原的濕地保育計劃,更被東南亞各國認為非常值得借鑒,特別是發展一個農業
與野生動物並存的模式,香港觀鳥會助理經理楊莉琪表示:「塱原保育計劃是一個包含社區參與的保育計
劃,除了進行生境管理以吸引野生生物外,推行生態友善耕作模式,推廣生態友善農產品,以及生態旅遊
,這些都能為當地社區帶來得益,從而自發保護當地環境及生物。」
我們期望這個會議不僅推動國際性和地區性的候鳥保護合作,也希望對各地執行野生動物保護法例一個正
面及積極的支援,更希望藉此向廣大市民宣傳,不消費野生動物及保護大自然都是我們的責任。
新聞稿:
黃胸鵐及遷徙陸鳥保護國際研討會新聞稿_2.pdf (510.94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