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Original posted by irsychan at 23/06/2015 13:31
星晨旅遊事件明顯指出在香港的教育宣傳工作仍未足夠。對於禾花雀就快被[吃到絕種]的問題,[濫捕]只是標,不是本。治標不治本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期望香港觀鳥會能正確面對問題,積極進行治本工作。當所有人都明白[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覺得將野鳥吃到絕種是罪過,都停止吃野鳥,那濫捕問題自然不再存在。當燕子這Red List 'LC'物種在香港觀鳥會也有燕子組將燕子保育做得這樣出色的同時,香港觀鳥會在Red List 'EN' (由2004前的'LC'在11年內連升三級至'EN') 禾花雀的本地教育宣傳可否再加些勁?
首先我以燕子組召集人的身份謝謝你對燕子組工作的認同,衷心感謝。
少少個人的工作感想,像你所說 "要所有人都明白[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覺得將野鳥吃到絕種是罪過,都停止吃野鳥,那濫捕問題自然不再存在",這個其實會是我們一個夢想的目標,承如燕子組也希望香港可以"零"非法拆巢,可以所有人也愛燕子一樣,這是一個我們工作的目標,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卻明白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就算香港所有野生雀鳥已比很多其他動物都幸運,有"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所保護。不是沒志氣,而是因為一樣米實在養了百樣人,現實中總有壞人,總有一些人的想法跟我們是不一樣,現實世界就是這樣而已。而且當一種動物是有食用價值的話,就似乎注定有絕種的危機,像文中提及的旅鴿,鯊魚(魚翅),老虎(虎鞭),犀牛(犀牛角),面對飲食與動物生死的決擇,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很多人會將自己的口腹之慾凌駕在別的生命,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及健康之上。我們可以做也只有跟他們鬥長命的持續性的宣傳,不斷提醒公眾食用野生動植物所帶來的問題,希望可令支持保育的人數會逐步增加。就如星晨的個案除了反映仍有市民會想食用禾花雀外,也同時反映了傳媒知道食用禾花雀是不對的事,而且還覺得這事有新聞價值,會主動跟進,這比起傳媒不聞不問,沒有傳媒願意報導,在公眾教育層面上其實已是一個進步,但承如所有公眾教育一樣,保育訊息也同時需要公眾幫忙持續感染身邊的人才會有更長遠及穩固的效果。至於法例方面,立法及執法都會牽涉很多不同的有關政府部門,要衝破重重關口,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很長時間的爭取,更需要等待適當的時機。你的焦急我很了解,但保育工作上可能大家會不相信其實很多時很多事情也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也不由得我們心急就成事,我們更需要的是咬緊牙關,沉著應戰,想辦法去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
Last edited by Sze at 24/06/2015 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