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水─ 養魚戶在魚塘加入「新水」後,會使用茶籽消毒,用適量熟石灰調校酸鹼度,再加入花生麩作基肥,培養水中的浮游藻類作為塘魚的食物。
2. 試水─ 投放少量魚苗於魚塘中,觀察魚苗能否生存。
3. 放養─ 若試水後魚苗並無異樣,養魚戶會投放大量魚苗。大部份魚苗和幼魚從中國內地或台灣輸入,而本地沿岸水域亦可捕捉一些烏頭魚苗。
4. 餵飼─ 視乎塘魚的種類及大小,養魚戶會以草、麵包、餅乾、豆渣、人工合成飼料等餵飼塘魚。另外,魚會食水中浮游生物,不用直接餵飼,所以養魚戶亦可用其他天然或人工肥料培養更多的浮游生物。
5. 收獲─ 養魚戶全年均會收取魚獲(俗稱刮魚),但較多在休漁期或節日前夕進行,如農曆新年或清明節。刮魚多在晚上進行,再運到魚類批發市場售賣給魚販。
6. 曬塘、剷塘─ 由於塘底會積聚有害的微生物,養魚戶通常在旱季放乾魚塘內的水,待日光曬乾塘底,再以推土機剷塘,修理塘壆並回復其原來的深度,有需要時灑上適量熟石灰調校酸鹼度。一般養魚戶每隔兩至三年便會進行曬塘和剷塘。一般情況,最多水鳥在塘內捕食雜魚正是魚塘水位下降的時候。
烏頭+鯉科魚的混合養殖法
大約出現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首先由位於元朗的幾個大型魚場使用,並經由塘魚養殖戶的長期實踐而漸漸完善。中國內陸傳統的塘魚養殖,是混合多種鯉科淡水魚在同一魚塘中成長,藉不同魚的棲息習性和食性,充分利用魚塘空間和養殖資源。烏頭不同於鯉科魚,可以在養殖密度較高的環境中生長,長期以來市場價格都較高,所以成為新界西北塘魚養殖戶的主要養殖品種,長期佔魚塘魚量的五成以上。現時大多數養殖戶仍沿襲烏頭和鯉科魚混養的做法,是為了利用多種鯉科魚調節水質、充分利用餵飼資源。
乾塘、曬塘
通常淡水魚養殖漁民每年都會在塘魚收穫之後,放乾魚塘的水,任由塘底接受太陽暴曬,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也利用此機會清除塘底經濟價值甚少甚至有害的雜魚蝦毛。而在新界西北的連片魚塘區,這一做法還惠及每年南下過冬的候鳥,淺水或乾底的魚塘為雀鳥提供食物。近十多年,養殖塘魚為養殖戶帶來的收益下降,不是所有漁民都會每年乾塘曬塘。由香港觀鳥會負責的魚塘管理計劃為養魚戶維持養殖傳統做法提供了一些支持。
塘壆種草餵鯇魚
鯇魚食草,當然也食其他飼料,不過草是成本最低(如果不計自己的人力成本)的飼料。養殖戶一度興在塘壆上種草。哪種草生長快、容易種又適合鯇魚吃,也是有講究。現時部分漁民仍然間中割草餵魚,他們說食草的鯇魚長得特別快。
餵飼
過去,養魚戶較少直接餵飼塘魚,而是利用鴨屎等有機物刺激塘中浮游生物生長,以此作為塘魚的食物;再輔以麥麩、花生麩等糧食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或者品質較次的米、豆類、粟米等。上世紀塘魚養殖業在整個禽畜養殖業繁盛的背景下獲得廉價的飼料,但始終少有漁民使用人工合成的專門魚飼料。直到今日,本地養殖業早已衰退,從前的副產品如花生麩成本大漲,大多數養魚戶轉而使用食品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如豆腐廠的豆渣、麵包皮、餅乾碎、質量較次的即食麵等等。因成本、市場及生產環境而未能成功產業化的本地淡水魚業,少有人使用人工合成飼料,也避免了其中可能出現的添加劑,更無意中承擔了消化城市工業化生產的剩餘物的功能。
校水
養魚戶只憑肉眼觀察塘水顏色就能判斷塘水狀況。他們還需根據天氣和氣壓的變化,隨時掌握塘水狀況,避免出現缺氧或塘水酸鹼度不合適的情況。
鴨/鵝+魚綜合養殖法
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新界西北魚塘上大多數兼養鴨鵝。鴨鵝棚建於塘上,鴨/鵝排洩物掉落塘中,滋長塘中浮游生物,成為塘魚食物來源,減輕額外投餵的成本。鴨/鵝+魚綜合養殖,很講求控制塘上鴨/鵝的數量,以保證塘水中的有機質不會過多。七八十年代,鴨/鵝市場價格總體較高,成為養魚戶重要的收入來源,反過來支撐了同時期養魚業的興旺。90年代末,先後因環保條例以及禽流感頻發對養鴨業的限制,此做法已經在本港消失。
捉烏頭魚苗法
烏頭本在近海生活,幼魚會沿河道進入淡水流域。每年12月中至第二年清明前,在河流入海口、海邊淺灘等水域最容易發現成群的烏頭苗。根據漁業專家林書顏的研究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烏頭養殖剛剛興起的時候,屏山元朗一帶有大批人專門捉烏頭魚苗。那時候有兩種捕捉方法:一種是兩個人合作,將兩張網設置在河流入海口處,讓網朝向水流,一有魚苗過來就驅趕它們入網,同時提起網。捉烏頭苗的網為方形,三面微微包圍,留一面讓魚苗進入。(如圖)另一種方法是人坐在岸邊,手拿一張用竹竿綁住的方網(類似手罾),見到魚苗就放低網讓它們進入,再提起網。(見照片)當時捉魚苗的裝備還包括用來裝魚苗的兩隻桶或者一個五加侖的煤油罐、一個舀魚苗的勺子和一架單車。
圖1(來源:林書顏 “Fish Culture in Pond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圖2(來源:林書顏 “Fish Culture in Pond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後來改進後的方法顯然更有效率。兩人合作,拉著一張長網,在淺灘、河溪慢慢走動,見到烏頭苗就放低網,兜起魚苗。顯然,這種方法也更講究經驗和技巧。除了捕捉時的技法,捉魚苗還要會看天氣、潮汐,選擇最合適的地點和時間,才能有不錯的收穫。現時本地仍去捉魚苗的寥寥無幾,養魚戶郭木泰夫婦是其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