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以前,現時的天水圍被稱為廈村灣。兩條河道由南向北經屏山和廈村匯入后海灣,在廈村灣形成一大片沼澤和泥灘。輞井圍和廈村的鄉民在此種蠔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優良的海灣和河道,也為屏廈人往來南頭、元朗提供了便利。(加地圖)
1916年,來自廣東台山的趙氏家族籌組的聯德公司向政府申請開發廈村灣。那時候,英政府租借新界不久,本地鄧氏族人掌握著新界西一帶的政治和經濟,政府也正希望利用外來者限制鄧氏。於是政府將廈村灣合計490.5公頃的土地低價批租給台山趙氏,由鄧氏控制的航運和養蠔業也就隨之中止了。
龐大的造田工程隨即展開,聯德公司僱用大批在后海灣一帶謀生的水上人在河口修築一條大壆,以石做基,人手挖掘泥塊層層疊高,中間用木板加固,以抵擋海水侵蝕──這是圍堤造陸的傳統方法。1917年冬,一條150多米長的「大壆」築成了,並設置了6個控制水出入的水閘。趙家將這片地方命名為「天水圍」,「天水」是著名的趙姓堂號之一。
1904年的廈村灣,河口附近是蠔田。(來源:Armando Da Silva,Native management of coastal wetlands in Hong Kong : a case study of wetland change at Tin Shui Wai Agricultural Lot, New Territories)
1945年的天水圍「大壆」,右下角隱約可見一些建築物。其中白色小塊即聯德公司的曬穀場。
大部分築壆的水上人從此定居在天水圍。大壆上建起木屋,住在這裡的水上人捉蝦捕魚、編織草繩、四處打工或者幫聯德公司做事。天水圍村漸漸形成了。趙家的別墅、穀倉、學校等都設在大壆上。
(版權不明…)
傳統圍海造陸的目的是獲取可以種植稻米的肥沃土地,不過直到二戰以前,這片新開出來的土地多是用來種鹹水草,或者作粗放經營的基圍使用。聯德公司將水閘管理權出租,由承租者經營基圍。到日據期間,不少大陸移民來到天水圍,他們之中大多具有圍田種植的經驗,成為開墾鹹水稻田的重要勞動力。同時,戰爭期間糧食短缺也刺激了這一地區的開發。聯德公司主動改善圍內的水利設施,挖掘水道,加固基壆,並將天水圍分為按順序排列的區塊予以命名。米市興旺的時候,向聯德公司租地的農戶要將收穫的稻穀交至聯德公司統一碾米,並由公司統一收購出售。
農戶長期向稻田投放大量蠔殼灰,以中和土壤的酸性。對土地的積極利用加快了這一地區轉變為可耕種土地的進程。戰後,距海較遠的天水圍南面首先改種市場價值更高的淡水稻。然而靠近大壆的地方也陸續開挖出幾個鹹淡水魚塘,似乎預示著這一地區即將發生的特殊轉變。
由於1949年以後中國大陸政治形勢的變化,香港政府基於戰略考慮,有意提高本地蔬菜及其他食物自給率,新界自然成為重要的糧食生產地。而大陸與歐美市場的彼此封鎖也給了新界農業發展的機會。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本地傳統的稻米生產逐漸讓位給蔬菜種植和禽畜養殖業。對天水圍這片年輕的土地來說,這一切又意味著什麼呢?
1955年的天水圍,開始有魚塘和淡水稻田。
淡水稻田
鹹水稻田
魚塘
(來源:Armando Da Silva,Native management of coastal wetlands in Hong Kong : a case study of wetland change at Tin Shui Wai Agricultural Lot, New Territories)
按圍海造田的常規進程,在50年代,由天水圍南部向北,鹹水稻田繼續被改為一年兩造的淡水稻田。不過由北向南,越來越多的鹹淡水魚塘也沿著原有水道(東面一條河被天水圍村民稱為「大河」)從鹹水稻田開挖出來。這一時期,商業塘魚養殖業尚是新型產業,儘管不穩定,但由於人力投入相對較低,收益遠遠高於種稻米,再加上天水圍的低窪地勢和高鹽分的土壤,在天水圍養殖塘魚似乎是大勢所趨。然而,那時候塘魚養殖初期資金投入很大,原來的小農實際上很難實現這一轉變。1955年,聯德公司將全部土地租給一個中間人管理,租約十年,再由這個人轉租給多個農戶。到1965年,租約結束,聯德公司傾向於將土地租作高投資的塘魚養殖之用,不少原來種稻米的農戶無法繼續租用土地。所以短短幾年間,至1971年,天水圍幾乎全部被開發為魚塘。
從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天水圍結束魚塘歷史,天水圍是本地塘魚的重要產地。大大小小的養魚戶有幾百戶,魚塘連綿至南部屏山廈村的村落。
1975年的天水圍,已經全部變成魚塘。大壆和魚塘邊佈滿了搭建物。
據漁民回憶,天水圍一帶有三個聚落,分別是位於大壆的聯德里以及分佈較散的中和里和白沙里。其中,聯德里的居民最多,他們還籌組了聯德堂花炮會。大壆上的居民大多數並不是以養魚為業,沒有土地的後輩們只能出去打工。實際上天水圍的養魚戶許多都是六七十年代搬來的,他們在魚塘邊搭木屋,養魚養鴨。
(70年代後期,屏山工廠的污水排入河道,天水圍的一些魚塘受到嚴重影響。﹣加插新聞簡報)
1985年的天水圍北部。泥沙繼續在大壆之外沉積,大壆外新形成的土地也被開發為魚塘。(圈出部分)(編號XX)
80年代初,政府推出天水圍新市鎮計劃。在此之前,部分天水圍的土地已經被長江實業收購,到1986年,天水圍最後一批養魚戶遷出。魚塘要被清乾,一時間因大量塘魚湧入市場,魚價大跌。從1986年開始,魚塘陸續被填平。
從前生活在大壆的陳先生回憶,自小生活的地方被收回後,空置了許多年才被鏟去;忘不了那個穀倉,還有學校,好靚好靚。那個村民稱為大壆的地方,也就是當年一群水上人築起的那條開啟了天水圍歷史的泥壆,在1999年變為香港濕地公園。
2005年的天水圍新市鎮
幾百個天水圍的居民和養魚戶去哪裡了呢?大部分搬去朗屏邨。有些漁民不捨得放棄養魚這一行,據說去了廣東開發魚塘;也有一些幸運地在新界找到了可以繼續養魚的地方。
1995年,政府將后海灣地區部分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1997年,一份有關后海灣地區魚塘生態價值的研究完成,研究肯定了魚塘的生態價值。城規會根據此研究修改條例,規定后海灣地區的發展必須遵循「不會有濕地凈減少」的原則。天水圍魚塘濕地成為過去,尚存的呢?危機沒有解除,但願我們留住豐樂圍、南生圍、大生圍、榕樹圍、新田魚塘、米埔……
注:相較由本地人出租給外人耕種的土地,在聯德公司控制下的土地更快地實現了由米田到魚塘的轉變。原因之一是它不受制於長久以來形成的稻米種植傳統。
參考資料:
Armando Da Silva,Native management of coastal wetlands in Hong Kong : a case study of wetland change at Tin Shui Wai Agricultural Lot, New Terri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