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圍在哪裏?錦繡花園西南面一隅?社會急速變化的半個世紀,腳下的土地瞬間翻轉。回訪過去,今日的景象不是理所當然。
大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位從番禺南來的軍官帶著家鄉兄弟來到后海灣邊緣的一片廣袤土地。蘭姨的祖父本在珠江三角洲一帶行商船,當時決定一起在這裡定居,幾百人將這片荒野開墾成鹹水稻田。作爲一個非血緣關係為基礎的聚落,這個軍官設置「圍管」來分配管理土地及其他共用資產。農戶要向「圍管」繳納四成穀物收成作爲地租。「圍管」位於昔日大生圍的中心,被水塘環繞,相信是作防禦考慮。相對東南面山邊的牛潭尾、竹園等更早期建立起來的村落,大生圍還未有足夠勢力立足;爲了保證來自東面山上的水源不被攔截,大生圍籌建自己的武裝,必要時甚至要與其他村落械鬥。
1954年的大生圍,中間紅色箭頭指著的就是「圍管」,整個大生圍幾乎全是稻田。
五六十年代,部分大生圍村民包括蘭姨未來丈夫的外公,開始在附近的灘塗建造基圍,包括附近的玻璃圍、聯興圍、米埔聯益圍等地。建造基圍,需要僱用大量勞動力以人手掘泥築壆,用木板加固,再設置一個閘口,借助潮汐,便有魚蝦苗源源而入。運氣好的時候,養大這些魚蝦的收入,遠比種植稻米獲利更多。蘭姨丈夫的外公或許看中了這一行業的潛力,他勸説女婿連同女婿的弟弟一家搬來大生圍一起開基圍。六十年代種植稻米開始式微,加上人口增長,稻米生産不足以維生,而修建基圍的成本又很高,不是個個有本錢做,到蘭姨十二三嵗的時候,家裏就沒田耕了,蘭姨便進了香港紗廠站在比自己高的機器前打工。
後來,大生圍土地易手,重新簽訂租約。「圍管」將稻田改成獲利更高的魚塘,養魚養鴨;大部分經營者不再是大生圍村民。聞名一時的郊遊勝地「泰園漁村」在六十年代開業,就在大生圍的南面。得益於經濟發展而向上流動的市民,來新界鄉郊享受閒暇時光是他們七八十年代的美好回憶。鄉郊土地的價值開始遠遠超出附著其上的農產品的市場價值,1970年,大生圍被轉賣給加拿大海外建築有限公司,不久開始填塘。等待大興土木的閒置土地被租用作邵氏片場,捱夜看影視明星的欣喜至今還讓蘭姨念念不忘。
1976年,錦綉花園項目動工。大生圍村民被迫搬遷,由發展商負責在旁邊暱稱玻璃圍的一片土地興建幾排石屋,安置村民,即今日的大生圍村。
這段時期,玻璃圍的基圍逐漸改爲魚塘。因爲蘭姨的老爺有份經營,婚後,蘭姨從市區工廠回村幫老爺打理基圍魚塘。兜了個圈蘭姨又回到了大生圍工作。
大生圍、玻璃圍和她的村民們,經歷從灘塗到稻田、基圍,魚塘經營,遊樂場、工廠,再到住宅、車場、貨櫃場……這個過程不足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