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鳥當中,猛禽永遠都是最受注目的一個類別。除了因為牠們是食物鏈中最頂層的捕獵者,威風凜凜的外型更是令大家喜愛牠的原因。其中一種顏色灰白分明、沿岸而居的白腹海鵰更容易惹人關注。
白腹海鵰在東南亞一帶雖屬常見,但在中國卻極為罕有,香港卻是南中國海岸的一個異數,白腹海鵰的數目多年以來尚算穩定。
白腹海鵰在香港早有繁殖紀錄, 但由於牠們通常居於偏僻的海岸,難於觀察,所以一直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過去廿年,隨著市民對自然保育意識有所提升, 大家對白腹海鵰的情況亦日益關注,亦開始進行調查及研究。
除了漁農自然護理署進行定期的繁殖數量調查,香港觀鳥會亦於2012年進行了一項白腹海鵰的研究。發現一直以為罕見的白腹海鵰,其實在香港的數目頗為穩定,相信過去十年有不少於十對白腹海鵰在香港繁殖。牠們分佈於香港沿岸,築巢的地方較集中於東部的海域,尤其是西貢一帶的外島,而繁殖的成功率因鳥巢而異,在2010/11的繁殖季節全香港共有10隻雛鳥成功育出,是紀錄中最高,在一個大都會的香港,確實是難能可貴。雖然如此,這並非意味牠們可以在香港安穩地生活。
不斷擴展的海岸發展令白腹海鵰的棲息地逐漸收窄。雖然牠們的數目尚算穩定,但研究顯示牠們大多在無人居住的小島上築巢,可能顯示與本土連接的海岸線受著不同程度的人為滋擾而不適合牠們築巢,逼使牠們選擇偏遠的外島。
土地面積這麼細小的香港擁有如此多元化的生物物種實屬難得。然而在高速發展的香港能否達至人鳥共存的和諧景象實有待努力。也許白腹海鵰的存活就是一個最佳的指標。
白腹海鵰研究組召集人
周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