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魚養殖業與魚塘的可持續發展及保育

政府目前針對塘魚養殖業的措施

P8-9.jpg

  1. 優質養魚場計劃
    漁農自然護理署由2005年開始推行「優質養魚場計劃」,協助促進本地水產養殖業的競爭力。參與計劃的養魚場須實施良好的水產養殖方法,以提升環境衞生及養魚的質素。魚獲須於出售前通過品質保證測試,包括檢驗其體內的殘留藥物及重金屬水平,以確保符合食物安全標準。截至2017年7月共有43個淡水魚養殖場成功登記為「優質養魚場」。
  1. 漁業持續發展基金
    政府撥款5億元成立漁業持續發展基金,目的是提升香港整體魚類養殖業及整個漁業發展,資助涉及使用現代管理方法或引入新科技的申請項目。

塘魚養殖與水鳥間的關係

Great Cormorant.JPG[魚塘出沒的鸕鷀, ©Chung Yun Tak]
由於水鳥會在魚塘覓食,養魚戶一向都對水鳥存在負面印象,其中鸕鷀擅長潛水捕魚,因此成為世界各地魚塘區不受歡迎的水鳥。歐洲、美國、澳洲等各地政府均曾研究及制訂一些控制或驅趕鸕鷀的措施。根據漁護署的資料顯示 [1],香港大部分鸕鷀主要在后海灣的潮間帶泥灘及米埔保護區覓食,亦有部分在魚塘覓食。鸕鷀是后海灣常見的冬候鳥,數量最高峰時曾多達一萬隻。為了減少鸕鷀等水鳥捕食塘魚,漁護署曾進行項目研究不同方法減少鸕鷀在魚塘捕食,例如在魚塘周邊架設繩索或具視覺阻嚇作用的設施,減低養魚戶的損失。

減少水鳥干擾魚塘的措施

 balloon_2012.jpg[印有鷹眼圖案的汽球]P.17, caption_架設繩索.JPG[架設繩索]
現時漁護署亦有指引介紹預防雀鳥捕魚的方法,包括在魚塘上空及周邊,平行橫跨及交叉架起粗繩以形成大網格(俗稱「拉線」)。漁護署亦有提供視覺阻嚇的參考措施,如在魚塘懸掛隨風擺動的光碟、彩帶、旗子、布條稻草人及印有鷹眼圖案的物件等。也有使用浮籠去保護魚苗或較小魚類的參考方法。養魚戶有時候亦會利用其他方法,如懸掛鐡盒(隨風擺動時發出聲響),以阻嚇到魚塘覓食的鸕鷀。

根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在整個「拉姆薩爾濕地」及其以外的后海灣濕地範圍內,有約663公頃已登記的魚塘。除了根據「拉姆薩爾公約」保護米埔內后海灣的國際重要濕地外,香港過去主要根據《城市規劃條例》[2],限制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海岸保護區、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綠化地帶或其他促進環境自然保育或保護的指定用途以保護一些具生態價值的地點。另外,《水污染管制條例》[3]也限制污染物污染魚塘及其生境。

 Fishpond MA boundary.jpg[拉姆薩爾濕地及其以外的后海灣濕地整體範圍, ©漁農自然護理署]

新自然保育政策
香港政府於2004年11月公佈「新自然保育政策」,確認12個須優先加強保育的地點,並提出管理協議及公私營界別合作兩類管理模式,鼓勵非牟利機構及私營機構推動自然保育工作,而「拉姆薩爾濕地」和「拉姆薩爾濕地以外之后海灣濕地」就是其中兩個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

現時例子:
鳳園蝴蝶保育區、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香港魚塘生態保育計劃 

參考資料:
1. Anon. 2012. Study of the Day Time Movement of Great Cormorant in the Deep Bay area in 2011-2012 winter. Report by Hong Kong Bird Watching Society to the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Government.
2. 第131章《城市規劃條例》電子版香港法例
3. 第358章《水污染管制條例》 電子版香港法例

hkbws logo 2019 80
香港註冊成立的法定慈善機構

及無股本擔保有限公司

 

慈善機構註冊編號:91/06472

 birdlife green transparent BirdLife Partners

社群媒體

Copyright © 2025 HKBWS.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 Development By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