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鳥研究組召集人研究分享

香港地少人多,但濕地種類繁多,如紅樹林、泥灘、魚塘、濕耕農田、淡水沼澤,與及長長的海岸線,這些不同種類的濕地,自然吸引不同鷺鳥生活。

現時每年有一千多對鷺鳥在本港繁殖。其中池鷺及小白鷺共佔超過六成半,其餘為夜鷺、大白鷺及牛背鷺。另外,喜在海岸覓食的岩鷺會在沿海小島繁殖,而喜愛蘆葦的草鷺則只在米埔自然保護區繁殖。綠鷺雖然樣子有點像池鷺,但偏愛河溪及草叢稍多的魚塘及沼澤,有時會在海邊沼澤繁殖。草鷺算是云云在港繁殖的鷺鳥中,數量最少的,可能每年只有兩三對在米埔繁殖。

香港最早的鷺鳥巢數量統計,始於上世紀50年代,但只是個別較大繁殖地的點算,並沒有全港每年的統計。但由1989年開始,鷺鳥研究組每年會統計全港所有鷺鳥繁殖地一次,如此,我們已收集了28年的數據。當中當然有起有跌,例如1997年如股市「崩盤」式下跌,又有近兩三年高位徘徊。我們曾在2004年分析這些「大數據」與當年氣溫及雨量關係,發現繁殖期雨量越多,牛背鷺巢的數目越多。這可能反映當春夏繁殖期雨量越多,較濕的天氣有助昆蟲數目增加,有助喜吃昆蟲的牛背鷺繁殖。雖然我們現時並不能解釋「大數據」起起跌跌的機制,但大致上相信跟覓食地的面積及食物供應量有關。

另外,香港鷺鳥大都喜歡在民居附近築巢,有些更是市區附近的小樹林,例如大埔墟。過去,牠們無可避免地成為附近居民的「美點」。但自1970年代實行「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後,所有雀鳥及鳥蛋均受法例保護,有些繁殖地更有政府人員看管,附近居民不能進入。近年環境保育意識抬頭,居民一般喜與附近繁殖鷺鳥為鄰,更視牠們為社區的成員,可見「人鳥共存」,大家一起生活是需要居民一起合作才能成功。

黃倫昌

 


egret1

1989-2017年的五種鷺鳥繁殖數量 (池鷺、小白鷺、夜鷺、大白鷺及牛背鷺)

egret2
非常近民居的大埔墟鷺林 (相片鳴謝: 黃倫昌)

hkbws logo 2019 80
香港註冊成立的法定慈善機構

及無股本擔保有限公司

 

慈善機構註冊編號:91/06472

 birdlife green transparent BirdLife Partners

社群媒體

Copyright © 2024 HKBWS.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 Development By FF